中投網-產業投資專用門戶

產品尚未到期卻被告知終止運作 這是為什么?

來源:華夏時報 2022-07-25 10:43中投網 A-A+

  產品尚未到期卻被告知終止運作,這是為什么?

  7月22日,中信銀行旗下的信銀理財發布一則公告,決定將于7月27日提前終止一款固收類產品運作。值得注意的是,7月21日,該產品剛觸發了巨額贖回。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這是7月以來信銀理財第4次提前終止旗下理財產品。除信銀理財外,近兩個月來包括農銀理財、盛京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機構均將部分理財產品提前終止運作,且產品類型以固收類為主。

  相關分析人士認為,理財產品凈值化大轉型后,不同機構不同品類不同產品的業績產生大量分化是大勢所趨。產品的期望收益不達預期、客群滿意度低、募集規模不足、資管新規下新老產品對接等,都有可能造成產品提前終止。而經濟下行之下,客戶可支配收入減少,理財產品發行方也很難再找出能帶來足夠利潤率的好項目。

  多只提前終止

  “經審慎評估本理財產品目前投資情況,管理人認為提前終止產品比維持產品運作更有利于保護產品持有人的權益。”

  信銀理財在7月22日的公告中表示,根據信銀理財智慧象固收增強FOF一年定開11號理財產品(下稱“智慧象固收11號”)說明書第十二條的相關約定,為保護投資者利益,理財產品管理人有權按照本理財產品資金運作的實際情況,主動終止該理財產品。

  據悉,智慧象固收11號是在第一次封閉期結束后,不再繼續運作。

  具體來看,該產品為一款固收類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為5.40%,風險等級為PR3級(平衡型),一季度末,該產品資產凈值約為1.055億元。根據產品說明書,該產品成立于2021年7月21日,首個贖回開放日為2022年7月21日,在2022年7月21日及2022年7月26日開放申購,之后以年為周期進行開放。本次提前終止于7月27日,同時關閉了7月26日的申購交易。

  信銀理財于7月提前終止的理財產品還有智慧象固收增強FOF一年定開9號、12號,固盈象固收穩健半年定開1號,加上智慧象固收11號,總共有4只!度A夏時報》記者注意到,4只均屬于固收類產品,且均屬于第一個封閉期結束后終止產品運行。

  農銀理財也有一款產品宣布提前終止運作,與信銀理財產品不同的是,該產品尚未達到第一次定期開放日。

  7月18日,農銀理財發布公告稱“農銀同心·兩年開放”價值精選第1期人民幣理財產品(新客新資金專享)(下稱“農銀同心·兩年開放第一期”),計劃于2022年8月24日提前終止。對于提前終止原因,農銀理財表示,因預計后續市場不可控因素較強,該產品凈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為更好提供產品服務,保障投資者權益,所以提前終止。

  農銀同心·兩年開放第一期為一款混合類產品,成立于2020年8月26日,理財產品最長期限10 年,每兩年開放1次,第一次開放期為2022年8月26日。

  盛京銀行旗下“添益系列理財產品”近兩個月也有6只固收類產品宣布提前終止,即一年半定開13、14、15期,九個月定開48、49、51期,均未達到第一次定期開放日。

  此外,浦發銀行近兩個月也有一只“鑫盈利系列546天純債6號”固收類產品提前終止,《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這些產品均為固收類,僅農銀理財上述產品屬于混合類。

  供需雙方有困境

  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認為,理財產品期望收益水平達不到預期、客群滿意度較低、以及資管新規現階段新老產品對接等,都有可能產生提前終止產品的情況。

  記者注意到,信銀理財的智慧象固收11號、智慧象固收增強FOF一年定開9號均在提前終止前都發生了巨額贖回的現象。

  7月21日,智慧象固收11號觸發了巨額贖回,即理財份額凈贖回申請超過上一開放日存續總份額10%。對此,信銀理財表示,根據產品說明書,超過10%的贖回申請管理人有權拒絕,因此當日投資者提交的贖回申請中部分份額受到了影響。

  收益率不及業績比較基準也是大部分提前終止運作理財產品的特征之一。如農銀理財部分產品運作近一年獲得了1.56%收益,遠不及5.55%的年化業績基準。

  此外,上述理財產品多成立于一年前,封閉期較長,多為6個月、9個月、一年、一年半、兩年,且配置了部分權益類資產(如信銀理財的智慧象固收增強FOF系列理財產品配置了15%-20%的權益類資產)。彼時,資本市場表現較好,而今年以來,股債市場的低迷影響了理財產品表現,甚至出現了銀行理財產品大面積破凈的情況。

  “權益市場的大幅波動放大了理財產品凈值波動,造成部分產品被市場淘汰是非常正常的。”陳佳認為,這正是資管新規追尋的市場化改革原則下,優勝劣汰機制的體現,“再也沒有剛性兌付,理財產品凈值化大轉型后,不同機構不同品類不同產品的業績產生大量分化是大勢所趨。”

  而眾多理財產品在當期封閉期結束后選擇不繼續運作,也與對后續市場收益率的預期有關。

  “經濟的下行也使得理財產品的運營方,很難找出能夠帶來足夠利潤率的好項目。”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指出,像此前房地產行業火爆,很多理財產品都投資到房地產相關的領域,而近期房地產開發商的連環暴雷,讓很多理財產品再難找到之前房地產行業所能帶來的豐厚的利潤率。

  “現在監管也比較嚴,理財產品運營方沒必要冒險投資利潤率高,但風險也更大的領域,而且如果理財產品不能帶來預期的收益率,可能對其聲譽帶來負面效應,這樣的話還不如不賣。”安光勇向《華夏時報》記者直言。

  “此外,很多理財產品因找不到足夠多的購買其理財產品的客戶,而提前終止。”安光勇表示,受市場環境影響,客戶可支配收入減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理財產品的募集和運行。

 

十四五將是中國技術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重點機會有哪些?
掃碼關注右側公眾號,回復對應關鍵詞,即可免費獲取以下報告
中投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 1、中投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 2、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投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
免費報告
相關閱讀
  •   2022年資管新規正式落地后,理財市場迎來新格局,銀行理財產品全面凈值化轉型。理財產品和基金產品一樣實行凈值法估值,存在跌破凈值的情況,這讓很多力求&l...[詳細]
    2022年04月21日 10:45指數型基金 理財市場
  •   隨著美元指數再次突破100,美聯儲加快貨幣政策正;A期升溫,投資者對美元資產興趣有所增加,美元理財也重新進入人們的投資視野。   在業內人士看來,美...[詳細]
    2022年04月16日 11:21美元 理財產品
  •   繼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擴大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的通知》,將養老理財試點擴容至“十地十機構”,中國網財經記者今日從工銀理財獲悉,作為首...[詳細]
    2022年03月10日 10:56工銀理財 養老產品
  •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9日,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郵理財、興銀理財、南銀理財、匯華理財6家銀行理財公司披露2021年下半年理財業務報告。  ...[詳細]
    2022年03月10日 10:24理財產品 發行
  •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關于擴大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的通知》指出,自2022年3月1日起,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范圍擴展為“十地十機構”。記者了解到,目前...[詳細]
    2022年02月28日 09:12養老理財產品
大健康投資前景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熱門報告
最新動態政府招商數字化新工具——中投顧問產業招商大腦!X
欧洲少妇_寂寞少妇精油Spa按摩_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高潮A片_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