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產業投資專用門戶

銀行理財破凈率收窄 資產端與負債端仍需發力

來源:證券日報 2023-03-14 09:39中投網 A-A+

  銀行理財資金仍在持續增配債券資產。

  3月6日至3月10日,銀行理財資金凈買入債券現券493億元,連續第6周凈買入,信用債和同業存單等是主要增配對象,二級資本債等則是減配對象。

  在受訪人士看來,銀行理財資金增配債券主要與兩大因素有關:一是隨著銀行理財資金大比例配置的信用債估值修復,銀行理財產品破凈率收窄,收益率回升,此前贖回的理財資金“返流”債市。二是銀行理財子公司主動調整負債端產品結構,攤余成本法、混合估值法等新型產品的大量發行穩定了負債端。

  增配信用債和同業存單

  銀行理財破凈率收窄

  今年以來,隨著信用債等品種性價比提升,銀行理財資金開始增配中短期信用債和同業存單,隨著機構持續買入,信用債等品種估值也開始修復,銀行理財市場步入“正反饋”通道。單周凈買入出現在今年1月30日至2月3日。此后,銀行理財資金開啟“買買買”模式。

  據國盛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楊業偉團隊統計,近6周,銀行理財資金每周凈買入債券現券規模分別為101億元、685億元、952億元、543億元、95億元、493億元,合計達2869億元。

  民生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譚逸鳴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逐步進入修復回暖區間,理財凈值穩步上漲,破凈率明顯下降。從存續規?,截至3月7日,我們團隊測算銀行理財實際存續規模約28.22萬億元,較去年末實際存續規模上升2.1%,較1月末估算存續規模上升0.6%,存續規模有所回升。”

  實際上,今年以來,不少銀行理財子公司在資產端和負債端主動作為,以期穩定資產端、降低“贖回潮”對資產端的壓力。其中,在負債端,通過發行凈值波動較低的產品來吸引投資者;在資產端,通過增配短期限的信用債和同業存單以增強資產流動性。

  冠苕咨詢創始人、金融監管政策研究專家周毅欽對記者表示,“理財贖回風波后,理財公司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不同的客戶情況逐漸推出了相適應的策略及打法,當下這種調節機制愈加成熟。”

  譚逸鳴表示,2月份,銀行理財新發產品數量有所回升。其中,凈值低波動的攤余成本法和混合類估值產品均貢獻較大。

  資產端與負債端仍需發力

  為投資者提供“穩穩的幸福”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仍需從“資負兩端”發力,努力降低理財凈值與理財規模的大幅波動。

  從資產端看,由于銀行理財資金負債成本較高,要實現正的凈息差,資產配置無非有三種策略:一是拉長資產久期,適當錯配期限;二是下沉信用,增配低信用等級資產;三是適度加杠桿。這種投資策略下,若投資者真實的風險承受能力與產品實際風險等級相匹配,在債市回調時不易觸發“負反饋”;反之,則容易引發“贖回潮”和機構“踩踏式”拋售資產,強化“負反饋”效應。

  基于此,周毅欽建議,理財公司要結合客戶群體的整體風險偏好和風險特征去設計產品擬定投資策略。不能一味追求規模排名、收益排名,要把破凈率、業績比較基準偏離率、最大回撤等風險考量指標納入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體系中,把投資重心和目標放在如何給予客戶“穩穩的幸福”這一課題上。

  負債端策略也要更為靈活。周毅欽建議,在利率處于高位階段,針對風險偏好較低的客戶,以攤余成本法估值的封閉式產品或者現金管理類產品為主推產品,可獲得凈值曲線平滑、收益可預期的穩定回報;針對風險偏好較高的客戶,以市值法估值的開放式產品作為主推產品,可博取相對較高的投資回報。在利率處于震蕩階段,以混合估值法的產品作為主推產品,在對凈值曲線進行柔化的同時還可保留一定的博取超額收益的機會。所以目前階段,混合估值法的產品是比較合適的主推產品。

  此外,一家小型銀行首席財務官、董事會秘書對記者表示,銀行理財機構要特別重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要把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賣給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資者,如果適當性管理不到位,會在資產端和負債端造成不可控的后果。因此,銀行理財機構要加強對數字化等技術的應用,通過數字化等技術更好地實現客戶風險承受能力的評估與識別,避免負債端沖擊資產端。

十四五將是中國技術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重點機會有哪些?
掃碼關注右側公眾號,回復對應關鍵詞,即可免費獲取以下報告
中投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 1、中投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 2、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投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
免費報告
相關閱讀
  •   銀行理財資金仍在持續增配債券資產。   3月6日至3月10日,銀行理財資金凈買入債券現券493億元,連續第6周凈買入,信用債和同業存單等是主要增配對象,二級...[詳細]
    2023年03月14日 09:39銀行 理財
  •   2月8日,貴州銀行發行40億元2023年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向小型微型企業發放貸款。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詳細]
    2023年02月09日 10:16金融產品 金融債券
  •   自“碳達峰碳中和”(以下簡稱“雙碳”)目標提出以來,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作為實體經濟的血液...[詳細]
    2023年02月09日 10:06金融業 實體經濟
  •   近日,恒大原深圳總部地塊以75億余元的起始出讓價掛牌轉讓,引發關注。   11月26日,據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網消息,恒大位于南山深灣片區的T208-0054地...[詳細]
    2022年11月29日 15:06恒大
  •   近日,華夏理財上線直銷APP,積極拓展自營銷售渠道。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目前已上線直銷APP的理財公司共有3家,即青銀理財、信銀理財、華夏理財。另外,招...[詳細]
    2022年10月18日 10:36理財產品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熱門報告
最新動態政府招商數字化新工具——中投顧問產業招商大腦!X
欧洲少妇_寂寞少妇精油Spa按摩_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高潮A片_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