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2022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下稱《報告》)!秷蟾妗分赋,2022年,主要發達經濟體通脹高企,貨幣政策加快緊縮,地緣政治形勢更趨復雜,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我國有效應對內外部挑戰,國民經濟頂住壓力保持增長。國內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韌性顯著提升,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在全球主要貨幣中表現相對穩健。
《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國際收支延續基本平衡。經常賬戶順差4019億美元,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2.2%,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區間。其中,貨物貿易順差較2021年增長19%,體現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以及出口新動能的快速成長;服務貿易逆差收窄9%,主要是新興生產性服務貿易收入增長。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2110億美元,與經常賬戶順差形成自主平衡格局。其中,直接投資仍是境外資本流入的穩定渠道,國內經濟發展前景和廣闊的市場空間繼續吸引國際長期資本投資。經常賬戶順差、外商來華投資等涉外資金來源的總體規模保持較高水平,主要轉換為境內企業、銀行等市場主體的境外資產,包括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證券投資等;因交易形成的儲備資產小幅增加。從存量看,2022年末我國對外凈資產2.53萬億美元,較2021年末增長16%。
《報告》表示,展望2023年,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多變,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減弱,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節奏總體放緩,國際金融市場仍存在不確定因素。我國經濟增速將總體回升,國際收支平衡的內部基礎更加堅實,經常賬戶有望維持合理規模順差,跨境資本流動的穩定性增強。下一步,外匯局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做好外匯領域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