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創新藥、罕見病創新藥、最新獲批的疫苗……在本屆進博會上,藥企巨頭紛紛攜已上市和即將上市的全產品矩陣、全球首發產品及創新解決方案亮相。進博會已成為加速創新成果引入和落地的“驅動器”和“孵化器”,一批全新亮相的創新藥往往有望加速上市或獲批新適應癥。五年來,許多展品變成商品,這也激勵著展商不斷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本土產業鏈日益完善,業務成績斐然。
借力溢出效應,加速創新成果落地
過去,中國患者想“用得上”創新藥,通常會比國外晚上5至6年,借進博會平臺和政策紅利,大量創新藥能在短時間內進入中國,開展臨床試驗,加速獲批。
武田制藥是進博會的“老朋友”,得益于進博會強大的“溢出效應”以及中國政府優化審批審評、加速新藥獲批等舉措,武田制藥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以來已有5款罕見病領域創新產品在華獲批。武田制藥的myPKFiT 3.0 是中國首個支持血友病藥代動力學(PK)指導下的管理工具的升級版,實現了可視化監測患者凝血因子水平,及交互式患者管理等功能。
本屆進博會上,抗巨細胞病毒(CMV)感染或疾病治療的馬立巴韋迎來“亞洲首秀”。馬立巴韋是目前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用于治療成人器官移植或造血細胞移植后,難治性(伴或不伴耐藥性)(R/R)巨細胞病毒(CMV)感染或疾病的藥物。作為移植后抗CMV治療的創新藥物,馬立巴韋有望為CMV感染/疾病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
進博五年間,諾和諾德累計有18款創新藥、10款注射裝置在進博會展示,其中10款在進博會首展。例如全球首個基礎胰島素GLP-1 受體激動劑注射液諾和益去年獲批即首展,今年3月正式在中國上市。諾和泰(司美格魯肽)2021年4月成功在中國獲批上市,成為中國首個適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具有心血管適應癥的GLP-1周制劑。
持續加碼投資,助力產業發展
借助進博會進一步打造公司中國本土產業鏈,成不少企業共識。第五屆進博會期間,諾和諾德宣布投資4億元人民幣成立諾和諾德(上海)投資有限公司,對其在中國大陸生產、貿易、研發等業務引擎實現控股,以整合優化諾和諾德在華業務資源,協同推動全產業鏈布局再升級。參展進博會五年間,諾和諾德已經五次投資中國,投資總額將超過25億元人民幣。
今天的活動上,諾和諾德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在云端簽署協議,管委會為支持諾和諾德在區內的整體發展,為企業提供財政扶持及企業人才入駐優惠。落戶臨港新片區三年來,諾和諾德以實際行動助力臨港新片區建設生物醫藥創新產業高地。
2019年至2021年,諾和諾德對天津工廠完成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引進了3條預填充注射筆生產線。2020年,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投資2億元人民幣,成立諾和諾德(上海)醫藥貿易有限公司。2021年,諾和諾德在華增資1.5億美元,繼續提升產能,打造數字化工廠。2022年,位于諾和諾德天津生產廠的高架立體倉庫奠基,這一新倉庫將成為諾和諾德迄今為止最高的高架立體庫,項目投資約5億元人民幣。
搭乘著“進博快車”,羅氏制藥四年來共展示了超30款新藥和新適應癥,部分新藥實現了加速在華獲批。今天上午,羅氏中國加速器舉行了“聚力合作 加速創新——羅氏中國加速器成員企業集體亮相及授牌儀式”。11家羅氏中國加速器現有成員企業首度集體亮相。其中包括2家新加入成員企業,華深智藥和貝普奧生物,以及此前已加入羅氏中國加速器的9家成員企業,奕拓醫藥、賽嵐醫藥、科因生物、安銳生物、斯摩夫生物、劑泰醫藥、臻絡科學、達歌生物和領星生物,F有成員企業已與羅氏中國創新中心達成8項早期研發合作,共同探索新的科學方向和技術平臺。
在幫助初創企業攻關突破的同時,加速器亦將推動張江新型創新生態圈和上?苿撝行慕ㄔO。全新的羅氏中國加速器大樓位于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將在2023年春季投入使用。
早在2004年,羅氏就在中國成立了研發中心。2019年,羅氏追加投資8.63億人民幣將研發中心升級為全新的羅氏上海創新中心。2021年,投資近3億元人民幣的羅氏中國加速器啟動,賦能中國本土醫療創新生態圈建設。2022年,為了進一步在中國推動創新,加大研發投入,羅氏上海創新中心(RICS)正式升級為羅氏中國創新中心(CICoR),擁有新藥研究與早期開發的獨立決策權。
丹納赫也于本屆進博會期間發布“創升中國”戰略多項本土成果,特別強調持續加碼中國市場。目前,丹納赫在中國擁有14家本土制造基地,近20支研發團隊。比如,丹納赫旗下徠卡顯微系統2019年在蘇州建立研發中心,運用中國創新能力,設計出在中國市場以及在全球市場可以應用的先進數碼顯微鏡。2021年徠卡中國首個客戶體驗中心啟用。2022年9月,首批全國產化MIC W10系列顯微鏡正式交付,標志徠卡已經實現中國研發與生產的全能力。
旗下思拓凡(Cytiva)將在華增資6000萬元人民幣打造中國科創中心,在生物工藝研發與臨床生產、新型療法孵化、人才培訓、智能制造與服務、法規驗證等方面,為生物制藥行業提供貫穿上下游的產品、技術、服務與創新解決方案。增資后的Cytiva中國科創中心總投入近1億元人民幣。
新朋友接踵而至,進博磁場不減
“老朋友”的陪伴讓5歲的進博會依舊擁有著超強磁場,不斷吸引新朋友前來加入。安進是全球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今年是安進首次參加進博會,也是其進入中國十周年。安進將展出兩款重要產品,包括用于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ˋSCVD)和高膽固醇血癥的瑞百安(依洛尤單抗),以及中國目前首個且唯一獲批的全人源RANKL抑制劑普羅力(地舒單抗注射液60mg),用于治療骨折高風險的絕經后婦女的骨質疏松癥,充分展示在心血管疾病與骨健康等慢性病領域的科研實力和創新成果。
同樣首次參展的住友制藥昨天宣布,住友制藥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作為其中國地區總部正式揭幕并投入運營。中國地區總部未來將作為中國地區的管理中樞,協調統籌中國區的藥品研發、生產及商業化全產業環節,未來5-10年內,希望讓更多對于中國患者有價值的新產品在中國上市,如社區獲得性肺炎新藥Lefamulin、膀胱過度活動癥治療藥物Vibegron、精神分裂癥治療藥物Ulotaront等。同時,住友制藥將會嘗試挑戰一些新的領域,還將考慮并計劃在中國布局腫瘤學、再生醫療等新藥開發最前沿的領域,并將努力讓更多新藥在中國實現同步開發、同步申報和獲批。
生物制藥企業吉利德科學也開啟了其進博會首秀。與進博會“同歲”,今年是35歲的吉利德在中國商業運營的五周年。吉利德在中國已將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HIV防、治領域的九個同類首創或全球領先的藥物引入中國,其中七個藥物被納入醫保目錄,累計已幫助上百萬中國患者重獲健康生活。
在進博會的展臺上,吉利德揭秘了在更多疾病領域值得患者期待的重磅新品——包括吉利德即將在中國上市的首款腫瘤學藥物,全球首個且唯一獲批的靶向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拓達維、即將在中國上市的首款真菌學藥物,被譽為侵襲性真菌病治療金標準的兩性霉素B脂質體AmBisome、以及未來計劃與全球同步在國內上市的創新產品HIV長效藥物Sunlenca(lenacapavir)、慢性丁型肝炎治療藥物Hepcludex(布樂韋肽)和在研的血液腫瘤CD47單抗藥物Magrolimab等。
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金方千表示,“希望借助進博會展示吉利德過往五年為中國患者‘突破不可能’的努力與堅持,更希望依托進博會持續的溢出效應,實現企業、行業、患者的多方共贏,與中國市場同頻共振,共生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