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投資園區引領智造升級,佛山產業高質量發展迎來了新機遇。
3月28日,佛山龍頭國企建發集團正式啟動全球招商,作為此輪招商引資的主陣地,由佛山建發集團、深圳星中創投資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佛山建發星中創(風梅嶺)智造科技產業園正式亮相。該產業園是佛山市重點工程、南海區獅山鎮規模最大的現代產業園區之一,將以智能制造、高端裝備、人工智能及新材料為主要產業方向,打造成一座灣區超級智造基地。
“制造業有廣闊的市場,尤其是智能制造一定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佛山市副市長周紫霄表示,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是佛山產業發展的新機遇,風梅嶺產業園采用“佛山制造+深圳創新”“國企筑巢+民企搭橋”開發模式,希望在各級政府的合力中成為一個重要增長極,助力佛山把智能制造這張牌打得更好。
灣區超級智造基地“浮出水面”
佛山建發星中創(風梅嶺)智造科技產業園,是全市構建“大園區”格局下的一片重要“拼圖”。
會上,周紫霄介紹,去年,佛山全市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50%以上,這在國內萬億級城市中并不多見。去年以來,佛山市委、市政府按照“中部強核、東西兩帶、南北兩圈”的總體布局,新建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形成了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特色突出、集聚有力的連片大園區發展新格局,吸引了一大批優質企業落戶。
在此背景下,佛山建發星中創(風梅嶺)智造科技產業園將成為重要增長極之一。
佛山建發星中創(風梅嶺)智造科技產業園首席推薦官、深圳星中創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陳緣媛介紹,作為高標準建設的現代產業園區,其總投資超100億元,占地總面積709畝,總規劃建筑面積約200萬平方米,集產業孵化、企業辦公、科技研發、智能制造、商務會展等于一體。
該產業園具備區位、交通、政策及產品四大優勢。從區位看,項目地處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佛山是廣東第三個GDP超萬億的城市,擁有雄厚的制造業基礎,而獅山是廣東第一“大”鎮,GDP多年蟬聯第一。從交通看,項目臨近佛山西站大灣區西部鐵路主樞紐,項目所在的獅山鎮已運營和規劃建設有“6國鐵+4城際+8地鐵+6有軌電車”,可實現半小時來往廣佛,1小時通達深莞港澳。從政策資源看,產業園所在區域可享受多項產業扶持及人才補貼政策,周邊國家級孵化器、創新平臺集聚。從產品看,項目本身也以高標準設計多種面積產品組合,保證入園企業的優質生產空間。
與佛山堅持“制造業當家”、打造制造業創新高地的目標相契合,產業園將打造現代工業4.0版的灣區智造中心,成為智能制造、高端裝備、電子信息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區,是佛山對接深圳產業,擁抱深圳創新資源、人才、成果的重要承載地。
壯大“佛山制造+深圳創新”資源池
從開發合作模式來看,佛山建發星中創(風梅嶺)智造科技產業園自帶“佛山制造+深圳創新”的基因。
佛山國企筑巢,深圳企業搭橋,佛山建發集團是佛山龍頭國企之一,以園區項目力撐制造業拼經濟,重點推進的產業項目已累計達到10個,占地約1535畝,總建筑面積約291萬平方米。深圳星中創投資有限公司則是園區運營“專家”,提供“基礎服務+專業服務+特色服務+載體服務”四位一體的產業成長平臺。
“深圳星中創是國內領先的產業成長服務商,園區首批簽約的單位和項目很大一部分來自它的資源庫。”佛山建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國賢表示,接下來,集團將牢牢把握智能制造新機遇,瞄準龍頭項目、關鍵項目、專精特新優質項目,積極開展靶向招商、以商引商。為了更好地推進這項工作,佛山建發集團正積極探索以股權投資為主的方式開展產業鏈投資,推行“國資引領—項目落地—股權退出—循環發展”招商模式,集團下屬的產業基金管理公司正加快籌備,以促進產業園的提檔升級。
“星中創不僅是一家產業園區運營商,同時也是園區中小型企業成長的堅實伙伴。”深圳星中創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李萍表示,將幫助園區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降本增效,為企業提供增資擴產、技術創新、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支持。
立足產業園項目,制造業創新資源池正進一步壯大。截至目前,已有首批59家企業明確了入駐意向。這批企業入駐后,園區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2億元,年稅收1億元,并提供約3000個就業崗位;顒赢斕,10家入園企業及機構代表與園區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