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隨著新能源車銷量逐步走高,充電樁行業需求也在高速增長,尤其是海外充電樁建設或將進入發力期,看好國內充電樁龍頭企業出海。重點關注充電樁業務相關企業通合科技、盛弘股份、沃爾核材等。寧德時代麒麟電池已實現量產,作為麒麟電池的全球量產首發車型,極氪汽車的純電中大型MPV極氪009將在今年第二季度交付,在麒麟電池量產后延遲1——2個月左右。在新技術方面,我們看好鈉離子電池、磷酸錳鐵鋰、PET銅箔、純電重卡等的0-1過程。近期,雅迪科技集團攜手旗下華宇新能源科技公司聯合宣布,成立現階段以鈉離子電池為主要業務的華宇鈉電公司,并發布華宇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極鈉1號”及其配套整車—雅迪極鈉S9。此次發布的“極鈉1號”的電芯能量密度超145Wh/kg,循環壽命達3000次,最快10分鐘即可充滿80%。在零下40度的低溫環境下,電池容量保持率仍可大于85%。建議關注鈉電池的維科技術、元力股份、傳藝科技、圣泉集團等。新能源重卡方面,2023年2月新能源重卡終端實銷1188輛(含14噸及以上車型),同比2022年2月的940輛增長26.4%,環比上個月的1436輛下降17.3%。建議關注相關的漢馬科技、藍海華騰、瀚川智能等公司。我們認為當前新能源車處于低估區間,23Q1財報之后,業績有望逐步環比提升,同時近期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處于下行通道,隨著未來碳酸鋰價格逐步回歸合理,電池端的成本壓力有望緩解。當前位置建議積極關注,推薦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科達利、天賜材料、星源材質、中偉股份、恩捷股份、信德新材、容百科技、德方納米、天奈科技、超頻三、比亞迪、中科電氣、杉杉股份、當升科技、長遠鋰科、壹石通、孚能科技等。
電力設備及儲能:
電力設備方面,隨著新能源占比的不斷提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我國兩網規劃“十四五”期間投資總額為2.9萬億,年均投資約5800億,“十三五”電網投資年均約5140億,中樞抬升顯著。而2022年由于疫情影響開工進度,投資總額為5012億,我們認為2022年受疫情影響投資基數相對較低,而2022年的低基數疊加長期規劃的中樞抬升,我們預計23年的電網投資增速較高,因此電力設備企業有望迎來行業Beta的機會。推薦成長性較高的一次設備龍頭企業:思源電氣;建議關注二次設備頭部企業:金冠股份、四方股份、國電南瑞、許繼電氣。
儲能方面,新能源占比不斷提升,儲能具有剛性需求。國內來看,我國的具有提升儲能實際效益的政策頻頻出臺,或將刺激23年儲能需求高增,而且2022年已完成招標的儲能項目達到29GWh(其中獨立儲能21GWh),未來成長確定性較高。23年隨著電池成本下降,儲能經濟性提升,儲能裝機有望超預期增長,我們預計國內儲能新增裝機21-25年復合增速有望達到119%。海外來看,美國政策積極推動,大儲建設加速,歐洲大儲商業模式較為成熟多元,能源通脹疊加地緣政治刺激戶儲需求快速增長,我們預計全球儲能21-25年復合增速有望達90%,其中戶儲長期5年復合增速達91%。推薦全球戶儲龍頭特斯拉產業鏈供應商:旭升集團,建議關注受益儲能需求高增的產業鏈標的:儲能電池產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鵬輝能源、比亞迪、天能股份、國軒高科;儲能變流器企業:陽光電源、科士達、盛弘股份、科華數據、上能電氣、固德威、錦浪科技;集成商企業:派能科技、四方股份、金盤科技、南網科技、南都電源。
光伏:
硅料價格緩步下降,行業需求總體向好。根據InfoLinkConsulting公布的最新產業鏈價格數據,多晶硅致密料均價216元/kg,環比降1.8%,最高價為230元/kg,環比降2.95%;硅片182mm/150μm均價為6.45元/片,環比漲1.1%,硅片210/150μm為8.20元/片,與上周持平;單晶電池片182mm/210mm均價分別為1.08元/W和1.10元/W,與上周持平;單雙面大尺寸組件價格分別為1.73元/W和1.75元/W,與上周持平。根據InfoLinkConsulting,當前硅料價格緩降,硅片價格有所分化,電池片價格維持,下游組件環節競爭激烈,招投標價格預示下半年整體價格走勢呈現下探,成本壓力也將逐漸向上傳導。而隨著上游價格逐步回落,國內項目建設有望加速開啟。展望2023年全年,我們認為隨著產業鏈成本下降、新技術突破、集中式起量,國內、歐洲、拉美需求有望延續高增,美國、印度需求有望回暖,中東、非洲需求啟動,全球光伏需求增速有望在40%左右。目前一體化組件、逆變器、核心輔材、設備等環節估值已經具備較強的吸引力,看好23年光伏國內外需求高增,推薦美暢股份,晶科能源,昱能科技,天合光能,通威股份;建議關注捷佳偉創、金博股份、晶澳科技、隆基綠能、禾邁股份、德業股份、福斯特、海優新材、鈞達股份、愛旭股份、歐晶科技等。
風電:
海風機組招標景氣度依舊,23年相關標的彈性較大。我們從招標、前期工作等方面進行跟蹤:1)據風芒能源公眾號統計,2022年共有15.7GW海上風電項目完成中標。2)2023年3月海風機組招標景氣度依舊。3月國能投發布三個風電項目風機招標公告,總裝機容量350MW,其中以大代小項目要求采購32臺6.25MW風電機組,3月山東能源渤中海上風電發布900MW風電機組招標、中廣核黑龍江共發布400MW風機設備招標。同時海風機組降價有望促進海風項目加速平價,刺激海風裝機進度加速。當前低基數情況下,繼續看好23年海風相關標的業績增速。推薦東方電纜,關注恒潤股份、新強聯、海力風電、寶勝股份、漢纜股份。
行業動態:
新能源汽車、發電和儲能:
1)3月20日,吉電股份發布,其全資子公司與長春綠動氫能科技簽訂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PEM制氫設備供貨合同,合同價格為2.9億元,共涉及10000Nm3/hPEM電解水制氫系統;
2)3月22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了《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指出:各級能源主管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對于作為油氣勘探開發用能清潔替代的太陽能、風能、氫能、地熱等新能源項目,優先列入各級能源發展規劃;依托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用于油氣勘探開發的風光發電、氫能地熱等多能互補、源網荷儲、微電網等新能源設施,作為油氣開發項目的產能建設配套,整體辦理備案手續。
3)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內蒙古龍源新能源發展、中國機械設備香港有限公司在內蒙古豐鎮市人民政府舉行“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三方簽約儀式,總建設制氫規模約40噸/天,總投資約36億元,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計劃建設制氫3300噸/年,日產能10噸,項目投資約9億元,其中風電光伏建設投資約6億,制氫液化約3億。
4)河北張家口陽原縣人民政府與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就風光制綠氫合成綠氨項目舉行簽約儀式,該項目年產綠氨50萬噸,依托陽原縣風電和光伏資源,建設光伏發電容量300MW,風力發電容量2.1GW,并根據需求進行產業園配套建設、地下水資源開發、鐵路專用線建設、電網安保用電接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