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副主任張曉朝在2023光伏產業鏈大會上表示,光伏產業鏈協同是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必不可少的。光伏產業鏈協同促進高質量發展,各企業應統一思想認識,在創新技術過程中需要全產業鏈的協同和支持,摒棄低水平無效率的競爭態勢。
張曉朝預計,到2060年,新能源裝機容量將在60億-70億千瓦左右,其中光伏在45億千瓦以上。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產業鏈之間的相互協同是必不可少的,雖然上下游企業在協同發展上的關注度不一致,但共性的問題基本都是一致的,都要注重產品的性價比、競爭力、質量以及服務質量。
2022年,我國光伏產業生產制造、技術創新、推廣應用保持快速發展,光伏行業總產值高達1.4萬億元。隨著尺寸和技術的發展,組件功率快速達到600W+。由于各企業技術發展節奏不同,效率提升方案也不盡相同,導致光伏產品尺寸復雜多樣,給產業上下游帶來負擔。推進光伏產業鏈有序、平衡地發展,加強標準體系建設,為上下游減負降本尤為必要。
硅片尺寸的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2008年的156mm時代到2018年158mm、166mm,光伏組件功率也因此進入400W階段;再到2019年,中環推出210尺寸產品,天合光能推出210尺寸600W+產品引領行業進入6.0時代。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采購總監韓厚金表示,大尺寸的推動使整體硅耗從單瓦2.8g降到2.4g左右。從系統成本增效的狀況來看,天合光能670W大尺寸組件可帶來度電成本降低4.1%左右,BOS成本降低6%左右,使電站成本整體下降1%-2%。
在產業鏈適配與升級空間相關問題上,天合光能推出210R產品,為了尋找更優解、推動大硅片尺寸生態發揮了重大作用。韓厚金認為,天合光能最早推出矩形硅片,之后各大廠商都在跟進,矩形成為一種趨勢。從現在的數據來看,210R矩形硅片組件在BOS上可以節省2-3分錢;功率上可以增加10W-30W的范圍;在提高生產效率、系統價值,以及激發上下游全產業鏈價值都有卓越貢獻,最終體現在度電成本的降低,和對終端應用的降本增效。光伏行業的發展見證了硅片尺寸的變遷,矩形化為行業升級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路徑,持續助力產業鏈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