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指引、電網結構性需求突出、技術進展以及綜合考慮產業發展階段的多重利好背景下,我們看好當前時點核電板塊的投資機會。
政策向好確立積極發展核電。能源安全成為關鍵詞,核電作為基荷能源作用愈發突出。近幾年對核電政策持續轉暖,《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給出每年6-8臺機組建設目標,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2022年新核準10臺機組為近十年新高,政策支持正在落地,不斷提升核電發展空間。
區域性缺電背景下核電投資加大的必要性凸顯。2022年穩增長、新基建是最重要投資主線,國常會強調要“強化能源保供,未雨綢繆推進條件成熟、發展需要的能源項目建設”。2021、2022連續兩年夏秋季發生缺電,證明了能源保供和清潔同樣重要,核電成為理想的替代能源,獲得政策端大力支持。
綠電屬性打開核電長期發展空間。在雙碳目標加速實現的過程中,出現了新能源占比提升帶來的棄風棄光、長距離輸送、對電網沖擊等問題,以及火電退坡帶來的電荒,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特高壓、儲能、配電網等領域長期持續投資。核電是唯一同時具備傳統能源的穩定性,以及新能源清潔性的發電方式,成為解決當下能源問題的優選。
核電產業鏈實現全面升級。我國已掌握自主三代、四代核電技術,并且形成了完整的核電產業鏈,優質公司不斷涌現。在能源基建需求加大、自主可控要求提升的背景下,核電可發揮極強產業鏈帶動效應。
投資建議
在國家發展核電態度積極、核電核準加速、核電技術持續取得突破的背景下,核電投資建設有望加速,核能發展迎來新階段。我們推薦核電運營“雙寡頭”中國核電、中國廣核,核級閥門主要供應商江蘇神通,核級鑄件及核處理領軍企業應流股份,蒸汽發生器U型管領軍企業久立特材,“華龍一號”控制棒驅動機構的唯一供應商浙富控股,核島建設龍頭中國核建,核電設備龍頭東方電氣。建議關注核級閥門領軍企業中核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