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市傾力發展綠色新能源電池產業的決心,在工業園區不斷擴張和“加碼”中得以體現。云南裕能50萬噸磷酸鐵及50萬噸磷酸鐵鋰、天安化工30萬噸磷酸鐵前驅體等產業項目廠房,星羅棋布于滇中高原的山嶺溝壑間。遠處是具備生產工業級精制磷酸能力的云天化集團,近處是具備生產石油焦能力的中石油云南石化,工業重鎮安寧此前的產業布局,無形中拓展出正極、負極材料企業全工序一體化發展的新空間,為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提供了一條“黃金”賽道。
聚焦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相關核心材料,加強與電芯、電池PACK生產制造龍頭對接,安寧工業園區招商引資“開足馬力”,先后簽約孚能科技、蜂巢能源等多個項目,積極對接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重大項目,充分發揮調優、調精產業結構“第一棒”的作用,加快推進新能源電池產業加速集聚發展,全力打造“滇中產業引擎、昆明工業脊梁”。
突破發展瓶頸 切入新能源電池賽道
安寧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越,礦產資源富足,是我省的交通要道、工業重鎮,素有“螳川寶地、連然金方”之美譽。鹽業、化工、鋼鐵作為安寧工業的三大支柱,為當地的經濟騰飛打下堅實根基。
面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新要求,作為工業重鎮的安寧曾深感困惑。“基礎產業要穩固,傳統產業要提質,新興產業要蓬勃。”切入新興賽道,從哪里入手?2021年4月8日,在省委、省政府召開的曲靖現場辦公會上,安寧工業園區在參與調研德方納米磷酸鐵鋰項目時嗅到了發展新機遇。
一面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方興未艾,比亞迪、特斯拉、上汽、廣汽等紛紛發力新能源產業,蔚來、小鵬、理想等頭部造車新勢力異軍突起,帶動新能源電池產業鏈急速擴張;另一面是水電、光伏、風能等新能源發電對儲能的需求日益突出,展望出鋰電池市場新藍海。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多家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企業四處找尋擴容轉移點,具備綠色能源優勢的西南省份成為了產業轉移的首選地。
“這正是安寧突破工業發展瓶頸的方向。”瞄準新發展機遇,安寧工業園區領導班子在調研結束后,立即赴曲靖經開區學習產業發展經驗。通過科學謀劃、精準分析,安寧工業園區立足資源稟賦、找準產業賽道,用外引內培的方式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上找到趕超的方向和目標。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短短一周時間內,安寧工業園區借助商會資源,邀請了新能源電池產業正極材料的行業龍頭——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到當地考察投資,拉開了安寧培育打造千億級綠色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的序幕。通過兩個月的高位推動與洽談,2021年6月18日,雙方完成項目簽約。
云南裕能50萬噸磷酸鐵及5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總投資達120億元,總用地1200余畝,創造了安寧工業園區招商史上投資、用地規模最大,洽談簽約時間最短的“安寧速度”。2022年2月,云南裕能一期項目動工,僅用4個多月就實現投產,再次刷新昆明產業建設速度。
隨著第一個項目成功落地,數個新能源電池產業項目緊跟其后。園區內的老企業云天化集團積極響應號召,結合實際情況,依托自身磷資源和氟硅資源優勢迅速轉型發展。作為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前驅體磷酸鐵的重要原料之一,工業級精制磷酸也是云天化集團的招牌產品。依托這一優勢,云天化集團先后通過獨資合資等方式投資了六氟磷酸鋰、電池新材料前驅體等項目,總投資和預計產值均達到了100億元以上,內部企業的轉型發展,蓄積起安寧工業園區在新能源電池產業上的新動能。
與此同時,上海杉杉、浙江華友鈷業、德方納米、孚能科技等行業龍頭和知名企業相繼來安寧工業園區投資洽談。在前期落地和洽談成熟的項目基礎上,安寧工業園區聚焦全產業鏈招商,瞄準各行業龍頭積極對接。云南裕能年產50萬噸磷酸鐵和50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項目、云南天安化工30萬噸/年前驅體電池新材料及配套項目等六個項目落地,總投資約460億元,達產后預計總產值1300億元。云南祥豐新能源年產24萬噸磷酸鐵項目、中灃控股雙碳產業園項目、多氟多年產3000噸氟化鋰項目等成功簽約。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動力電池項目、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項目、永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一體化產業鏈項目等進入儲備。
至此,安寧工業園區新能源電池產業落地一批、洽談一批、儲備一批的成效逐步彰顯,綠色新能源電池產業鏈日趨完善,培育打造千億級綠色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的美好藍圖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優化營商環境 筑巢引鳳共享機遇
云南杉杉總用地約1800畝的項目廠址已基本完成場平工程,施工現場運行有序,硬化過的平地上擺放著項目鳥瞰圖,年產30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系統即將隨著廠房的修建入駐其間,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150億元。
“前期工程的施工方為安寧工業園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我們只需要監工、驗收即可。”站在廠址處,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考察云南安寧的同時,我們也在對別的區域進行考察。云南的重視程度、推進速度和資源配置著實讓我們感受到了當地發展新能源電池產業的決心和信心,所以選擇將項目落在了這里。”
我省發布的《云南省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以新能源電池材料為重點,圍繞資源—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產業鏈,著力擴規模、延鏈條、拓應用,建成以昆明市(滇中新區)、曲靖市、玉溪市為重點,錯位發展、協同互補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制造基地,推動云南省新能源電池產業全鏈條、矩陣式、集群化發展。
作為滇中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工業發展歷史基礎的安寧是昆明市新能源電池產業的高地。省委領導多次前往現場調研指導,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我們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只要報上去,基本都能得到很快的回復和解決。”云南杉杉項目相關負責人說,“對于企業來說,這只是全國布局的一個項目,但是對于云南省來說,這是一個產業強省的規劃,是千億級的綠色新能源產業鏈,云南的態度都表現在了營商環境上。”
只有建好營商環境強磁場,才能吸引企業推動落地。在全面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的當下,安寧工業園區在培育打造千億級綠色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中創新發展、集中攻堅,在“一園三業”推動工作中爭當排頭兵,按照“兵團制+鏈長制”,成立了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作戰部,秉持著“只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失敗找理由”“無事不擾、有事即辦”的工作作風和態度,探索創新“5D店小二”服務機制。“全程服務到位、審批代辦到位、要素保障到位、問題解決到位、政策兌現到位,‘五個到位’即是服務機制的精髓。”安寧工業園區招商服務中心主任趙志華介紹,在新能源電池產業上,每個落地項目都配備了一個縣處級領導和一個項目經理,“雙店小二”服務和幫助企業做好項目推進的各項工作。
云南裕能項目和云南天安化工電池新材料前驅體項目落地后,安寧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項目專項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安寧工業園區安排專人按照“5D店小二”服務機制全程協助項目推進。“我們通過定時不定時召開項目協調會解決問題,不同類別事項協調對口部門專人對接,前期手續相關報批事項協調快速審批,實時向上級匯報,高位統籌推進項目等服務幫助企業快速推進項目。”趙志華說。
在安寧工業園區招商服務中心,一塊長長的寫字板懸掛在門外,記錄著各個項目進程。通過掛圖作戰、時間倒逼,每個項目都在如期推進。“但凡招商有1%的希望,就付出100%的努力;只要項目有1%的需求,就提供100%的服務;為企業增加1%的利潤,就做出100%的工作。”以此為宗旨,安寧工業園區高效工作,把以前不可能的事情變為了可能,把以前困難的問題變為了容易,通過推行“百分之一”工作法,人人都化身成為服務企業、解決問題的實干家。
合理配置資源 釋放市場發展潛能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強則經濟強。構建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系統,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對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云南遠景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向遠景認為,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系統,良性體現在推動產業規模壯大、促進產業產品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等;循環要體現企業自身內部的循環、產業本身的鏈式發展、產業區域之間聯動發展等。
在鋰電池負極材料制造企業杉杉股份近日拋出的定增預案中,其擬定增募資不超過60億元,投向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第一期),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具體項目顯示,募集資金將使用于建設磨粉車間、改性車間、預石墨化車間、石墨化車間、碳化車間等生產設施,形成一條集原材料加工、低溫改性、石墨化、碳化、成品加工等全部工序于一體的負極材料生產線。
公告顯示,目前杉杉股份負極材料成品有效產能為18萬噸,而石墨化自有產能僅為9.4萬噸,二者產能不匹配,委外加工比例較高。“提高石墨化自給率,將是公司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渠道之一。”云南杉杉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云南項目中包含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一體化生產系統。
距離云南杉杉項目不遠處,年產1300萬噸的中石油云南石化,每年可生產石油化工下游產品石油焦23.3萬噸、瀝青45.6萬噸。對于負極材料企業來說,安寧工業園區此前的布局,為簽約入駐的負極材料企業提供了另一條優質賽道。
“石油焦是負極材料石墨化工序的重要原材料,我們希望在項目推進的過程中,就開始積極對接石油企業。以便在投產后,可以有計劃地導入高硫石油焦工藝改進技術,在安寧實現一體化生產,進一步提升公司一體化產能規模。”云南杉杉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構建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系統,不僅要從資源和能源集約節約利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等方面入手,推動產業空間協調發展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向遠景說,地域是產業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良性循環的產業生態系統要滿足一定的地域空間。對于園區來講,通過優化的空間結構、統籌協調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構建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發展環境,推動園區各企業內部實現清潔生產;對于區域來講,則要通過產業協同帶動空間協調,帶動區域協調發展。
“我們不僅在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方面具備原料優勢,在正極材料方面,園區具備年產9.2億噸工業級精制磷酸的能力,約占全省20%,對新能源電池正、負極材料企業具有很大吸引力。”趙志華介紹,下一步,安寧工業園區將充分發揮現有優勢,在打造千億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和千億級冶金產業集群的同時,合理配置資源培育千億級綠色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深化區域內合作,深度服務相關企業,共享發展機遇,共同釋放市場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