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部地區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高新園區,孵化出大量數字化、硬科技企業。
啟迪之星就是優秀園區的代表之一,據介紹,其在孵化領域深耕了20余年,在全球超過70個城市建有孵化基地,走出了數碼視訊、海蘭信、中文在線等50家上市公司,兆易創新、海博思創、知存科技等一批硬科技企業。
數實融合,建設數字中國。10月27日,由成都傳媒集團主辦,紅星新聞·紅星資本局承辦的“2022紅星新聞·中國西部數字經濟峰會”即將在成都舉行。峰會前夕,紅星資本局專訪了啟迪之星(四川)總經理宋志剛,探討西部地區數字經濟產業的發展現狀,尋找數實融合的發展與可能。
紅星資本局:在您看來,西部地區在數字經濟方面,區域優勢有哪些?
宋志剛:近年來,西部地區深入推進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向縱深推進,創新資源加快匯聚,產業發展不斷壯大,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尤其是今年年初,國家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西部地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引來重大歷史機遇,一大批數據中心項目或開工建設或投入運營,全國算力“一張網”加速織就,“東數西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正加快推進,打通數據動脈,織就算力網絡,為西部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繪就新版圖、開拓新空間、增添新動能。
目前,西部地區以能源產業、旅游產業、制造業為主的優勢產業和特色業態,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之下,西部地區的傳統產業與三線建設工業基地將成為數實結合的區域優勢,數字經濟將推動西部地區傳統產業基礎設施、生產方式、創新模式變革,尤其是信息技術與傳統制造業融合滲透,通過數實結合推動西部地區傳統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提升西部整體經濟發展效率。
紅星資本局:您認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最有可能在哪個領域取得大的突破或成效?
宋志剛:數字經濟與實體產業融合發展更容易或者說最有可能在“新零售”“新制造”等領域取得突破。
在制造業領域,數字經濟在需求端,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洞察消費需求,在生產前為工廠進行銷售預測,讓“按需生產”規;瘜嵤;在供給端,通過工廠“智慧大腦”調度、物聯網布局,讓生產線具備極度柔性制造能力,以新制造能力賦能工廠,從而實現數字經濟與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紅星資本局:數字經濟能夠如何服務實體經濟?
宋志剛:數字經濟服務實體經濟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近年來,啟迪之星依托全球孵化網絡內的服務資源,充分鏈接政府、企業、機構和服務商,定向孵化數字化創新項目,成功培育出一批橫跨農業、零售業、工業等多維領域的數字應用型企業。
夏數科技聚焦畜牧領域智能設備研發和養殖場智能系統解決方案,獨立研發出涵蓋雞雛公母智能鑒別設備、禽類疾病監控技術、種禽圖片估重技術、養殖場智能巡檢一體化方案、屠宰段產品售價分析與優選方案等一系列產品,助力養殖行業邁入數字化時代。
目前公司已與新希望集團、立華股份、華都集團、北京大風公司、上海市農科院等攜手達成合作伙伴關系。預計今年銷售額實現5000萬,2023年銷售額實現2億。
孵化投資的鏈博科技是國內領先的行業級區塊鏈解決方案服務機構。鏈博科技在“區塊鏈+獼猴桃種植溯源”“區塊鏈+家禽養殖流通溯源”“區塊鏈+牦牛認養溯源”“區塊鏈+白酒生產流通溯源”等諸多項目的執行落地中,區別于普通溯源方案,鏈博科技有效地解決了產銷流程中的各方落地難點。
紅星資本局:啟迪之星在四川區域乃至全國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什么?目前已制定了哪些規劃?
宋志剛:“數字化轉型”正成為全球社會、科技、經濟發展的主線。
目前,啟迪之星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構建起了一個數字創新孵化網絡,希望在數字經濟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資源流、信息流以及各種創新要素的高效流通,并通過“云翼計劃”、垂直孵化、融資助力、產業賦能等多重舉措,進一步優化配置、提升效能、擴大國際朋友圈,進一步完善創新生態、服務科創企業、促進自主創新,助力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服務平臺。
在打造數字化科創生態系統、服務創業者和中小微企業的這條路上,啟迪之星未來將在以成渝為核心的西部地區建立越來越多科創孵化載體、形成更加完善的區域創新孵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