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網-產業投資專用門戶

湖南湘江新區擘畫發展藍圖 將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3-03-27 11:30中投網 A-A+

  “瀟湘江頭三月春,柳條弄日搖黃金。”在湘江西岸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正煥發生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春意噴薄而出。作為我國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湘江新區自設立以來就構建了“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系統,推動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湘江新區GDP達到4282.3億元,以湖南省5‰的面積創造了8.8%的GDP,在國家級新區中位居第六位。

  近日,長沙市委副書記、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岳麓區委書記譚勇在接受《經濟參考報》專訪時表示,湘江新區的定位,是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的體現,也是國家賦予湖南的新使命,體現了湖南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聚力發展優勢產業鏈

  國家賦予湘江新區“三區一高地”的戰略定位,即高端制造研發轉化基地和創新創意產業集聚區、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鎮化示范區、全國“兩型”社會建設引領區,以及長江經濟帶內陸開放高地。

  “能將中部地區首個國家級新區設在湖南,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就是要培育一塊創新發展、先行先試、敢闖敢拼的‘試驗田’,打造促進長江經濟帶建設、中部地區崛起和內陸地區開放的重要支點。”譚勇介紹,2022年,湘江新區GDP達到4282.3億元,位居國家級新區第六位。

  “產業為根、實體為本、項目為王。”譚勇介紹,湘江新區自設立以來,堅持走“產業強區”之路,實行“鏈長、行長、校長、盟長”的“四長”聯動,聚力發展15條產業鏈,產業高端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而今,湘江新區培育形成了工程機械、電子信息和新材料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其中,智能制造裝備和工程機械產業產值規模穩居全國第一;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集群挺進“國家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投資潛力位居全國前三名。

  在產業平臺方面,5個國家級園區和2個省級園區,集聚了湘江新區90%以上的企業主體和經濟總量。與此同時,湘江新區2022年實現簽約產業項目221個,合同引資超1500億元;服務項目落地達效,實現了36個產業項目投產;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產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29%、52%和41%。

  譚勇表示,2023年湘江新區將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產業鏈建設為主抓手,塑造一流產業生態及現代化產業體系。未來,湘江新區將依托專業園區和重點企業,做強工程機械、智能裝備、生物醫藥、食品精深加工、軟件信息服務等支柱產業,做大智能家電、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產業,做亮智能汽車、機器人、生命科學、人工智能、增材制造、航空航天裝備等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加速邁向高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快構建梯次發展的產業結構和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先發優勢。

  科創企業梯次培育

  科技創新是湘江新區產業發展的“提速器”。截至目前,湘江新區專利授權量1.2萬件,軟件著作權登記2.1萬件,獲評國家科技獎勵26項,技術合同成交額保持湖南省第一名。在湘江西岸這片創新熱土上,國家、省級創新平臺突破650家,湘江實驗室等湖南省“四大實驗室”已經布局,長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等十個高端平臺正高效運行,景嘉微高性能CPU芯片等湖南省十大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

  值得關注的是,新區深入實施“柳枝行動”、創新型企業培育計劃,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雛鷹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領軍型企業——獨角獸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按照種子期、苗木期、成長期、壯大期、成熟期五個階段實行分類培育。

  據統計,2022年,湘江新區累計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866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4家,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614家,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8.3%。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湘江新區通過實施“千博萬碩”引才工程,舉辦路演、雙創等活動350余場,新建研培基地30個、海外工作站10個。截至2022年,累計入選長沙市高層次人才1395人,柔性引進兩院院士36人。在科技創新的助推下,2022年,湘江新區全年GDP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2%,各項主要經濟指標走在湖南省前列。

  打造良好金融生態

  2022年,湘江新區新增上市企業5家;截至目前,湘江新區已有上市企業51家,占比長沙市57%,占比湖南省34%。

  譚勇介紹:“湘江新區多管齊下,通過貫通科創企業上市通道、提升企業資本運作能力、建立上市梯隊培育機制、強化企業上市支持政策等方式,不斷夯實新區上市工作領跑地位。”

  據了解,湘江新區在不斷調整優化與各類融資服務機構合作模式基礎上,積極探索信貸支持機制創新,不斷豐富債權融資服務層次和結構,持續推動股權融資服務體系多元化、平臺化,用政策引導與精準服務為企業提供金融“血脈”支持。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近年來,湘江新區積極促進金融活水流通,在金融賦能實體經濟上狠下功夫。”譚勇表示,為筑巢引鳳,湘江新區以湘江基金小鎮·麓谷基金廣場為平臺,升級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國資基金板塊分類整合,擴大科技金融品牌影響,不斷厚植發展土壤。圍繞基金運行“募投管退”核心環節,發揮新區資源優勢,通過提供產融對接服務搭建起產業與資本的橋梁。

  截至2022年底,湘江基金小鎮·麓谷基金廣場入駐機構接近900家,管理規模近3000億元,位列全國基金小鎮前六名。三安光電、天際汽車、拓維信息、遠大住工、力合科技、金博股份、圣湘生物等一大批上市企業及重點項目先后獲得投資。

  此外,為構筑更好的金融環境,湘江新區出臺一系列專項扶持政策,不斷優化片區基礎設施及配套,打造了良好金融生態。2016年以來,湘江新區累計兌現湖南金融中心入駐機構獎勵扶持資金約11.5億元。如今,湘江新區以湖南金融中心為依托,通過“優化專業服務、提質基礎配套、培育龍頭企業”等路徑,有效吸聚金融產業鏈的相關企業入駐,形成了“傳統金融機構+基金+金融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四梁八柱的產業格局,構筑了機構聚集、人才聚合、要素聚焦的良好局面,金融稅收也已成為湘江新區重要的稅源支撐。

  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湘江新區正以加速挺進國家級新區“一方陣”為契機,在湘江潮涌中向濤頭而立,在暖暖春風中擘畫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藍圖。

十四五將是中國技術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重點機會有哪些?
掃碼關注右側公眾號,回復對應關鍵詞,即可免費獲取以下報告
中投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 1、中投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ocn@ocn.com.cn、0755-88350114,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 2、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投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相關投資并承擔相應風險。
免費報告
相關閱讀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大健康產業投資前景預測
熱門報告
最新動態政府招商數字化新工具——中投顧問產業招商大腦!X
欧洲少妇_寂寞少妇精油Spa按摩_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高潮A片_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