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零跑汽車2022年財報出爐:收益為123.85億元,較2021年增加295.4%;凈虧損為51.09億元,2021年為28.46億元,同比增79.52%。在此之前,“蔚小理”三家財報也已經公布。從財報來看,這些新勢力車企呈現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成立多年,產品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貴,但均沒有盈利,賺錢卻越來越辛苦,虧損也越來越大,持續虧損又與大筆投入研發及營銷費用有關。數據顯示,蔚來全年虧損144億元,小鵬為91億元,理想也達到了20億元之多。
具體來看,這些車企無論在車型還是銷量以及營收方面均取得了增長,但“燒錢”程度也大幅增加。財報顯示,銷量規模的快速擴大帶動了這些車企營收的不同程度增長。其中蔚來營收規模最大,達492.7億元,同比增長36.3%;理想和小鵬分別為452.9億元、2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7.7%和27.9%。零跑汽車全年營收123.85億元,同比增加295.4%。與之對應,它們賣掉的新車數量分別是12.25萬輛、13.32萬輛、12.08萬輛、11.1萬輛。
毛利率既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企業應對成本上漲等風險時抗壓能力的體現,更是企業未來投入的基礎,對造車新勢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車企毛利率均不盡人意。2022年是理想汽車的產品大年,更高端的產品意味著更高的附加值、更高的利潤率,但其毛利率仍然出現了下滑,為19.4%,低于2021年的22.3%。據悉,2022年理想汽車研發費用同比增加106.3%至67.8億元,原因在于員工數量增加、整體薪酬變高以及新車型和技術研發活動開支上升。蔚來汽車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18.9%下滑至10.4%。據了解,這一方面與其在研發和營銷方面的支出增長有關,還與其換電站/充電樁建設、新車型研發、新品牌的規劃以及新創業務布局投入增加有關。小鵬汽車的毛利率也在下滑,從2021年的12.5%下滑至2022年的11.5%。小鵬汽車解釋稱,汽車毛利率下滑主要是由于銷售折扣增加及材料成本上漲所致。相比“蔚小理”毛利率的下降,目前,零跑依然沒有擺脫負毛利率的困境。2019年至2021年,零跑毛利率分別為-95.73%、-50.63%、-44.3%,2022年為-15.4%。這意味著零跑是實實在在地在“虧本賣車”。對此,零跑特意在財報以及電話會議中強調,如果不考慮經銷商返利,零跑去年下半年的毛利率已經轉正。據悉,目前在銷售網絡上,零跑以經銷商門店為主,自營比例只占15%。
在盈利難的同時,新勢力車企還面臨著行業內降價潮的沖擊。在特斯拉降價打破原有價格體系的同時,在與新能源汽車競爭中節節敗退的燃油車最近也祭出降價殺手锏,由于本輪燃油車降價幅度較大,對一些原本在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之間徘徊的客戶形成很大吸引力。這些因素,都給新勢力帶來不小壓力。保價還是保量,成為新勢力車企左右為難的問題。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搶市場”遠比“保利潤”更重要,降價是新勢力必須要做的事。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正陷入瘋狂內卷狀態,快速擴大規模、保住市場份額十分重要,尤其是目前整體消費預期較低的情況下,保住市場份額更是重中之重。
不過,從前兩個月的銷量情況看,降價刺激銷量的做法在新勢力車企身上并未出現大幅反彈的效果。數據顯示,蔚來1月交付量8506輛,同比下滑11.87%,環比下跌近一半。2月,蔚來銷量重回萬輛水平,達1.22萬輛。同樣下調價格的小鵬,1月共交付5218輛,同環比均腰斬;2月交付量也并不出色,僅6010輛,同比仍呈下跌態勢。零跑汽車在2023年新品發布會上宣布全系降價,2023款零跑C01降價最高接近6萬元。但今年前兩個月,零跑也只交付了4337輛,較2022年同期減少62.4%。
當然,新勢力車企承壓前行也具備一些積極因素。首先,降價帶來的戰略性虧損并非無底洞。分析認為,汽車產業本身是一個靠規模才能出效益的產業,規模效益十分重要,上規模對于新勢力車企而言是首要任務;規模效益帶來的邊際成本下降產生的收益,遠比汽車漲價帶來的收益更高。另外,2020年下半年開始的電池原材料價格瘋狂上漲態勢,在今年終于得到緩解。隨著電池原材料產能不斷擴產,供需矛盾得到緩解,開年以來,鋰電材料價格全線下跌,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從去年11月逼近60萬元/噸跌至日前的35.5萬元/噸,價格暴跌超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