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兑庖姟诽岢銎叻矫嬉,共計31項具體細則。
分析人士認為,在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的工作要求之下,基層設備市場將繼續擴容。
確定工作目標
《意見》明確了工作目標。到2025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應急處置能力明顯增強,中西醫發展更加協調,有序就醫和診療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到2035年,形成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可及性和優質服務供給能力明顯增強,促進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顯著提升。
在推進醫學醫療中心建設方面,《意見》提出,依托高水平醫院布局國家醫學中心,按規劃開展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高醫療服務和重大傳染病救治能力,帶動全國和區域整體醫療服務水平提升等。
《意見》提出,發揮中醫藥重要作用。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和康復、傳染病防治和衛生應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有條件的中醫醫院牽頭建設醫療聯合體,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館建設等。
在提高醫療衛生技術水平方面,《意見》提出,加強臨床醫學、公共衛生和醫藥器械研發體系與能力建設,發展組學技術、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新型疫苗、生物治療、精準醫學等醫學前沿技術。加快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突出醫療衛生機構創新資源聚集平臺的作用,依托高水平醫療機構建設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堅持臨床研究和臨床救治協同,強化科研攻關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的重要支撐作用,推進重大傳染病、重大疾病等相關疫苗、檢測技術、新藥創制等領域科研攻關。努力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加快補齊高端醫療裝備短板。
多個細分領域有望受益
開源證券認為,結合此前發布的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將是2023年醫療衛生發展的重點工作。在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的工作要求之下,基層設備市場將繼續擴容。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衛生健康委3月21日發布《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管理目錄(2023年)》。與2018年版目錄相比,管理品目由10個調整為6個,其中,甲類由4個調減為2個,乙類由6個調減為4個,將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設備調出配置許可管理目錄。
機構認為,目錄的調整將進一步滿足臨床需求,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布局,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激發生產企業創新活力,不斷促進醫學裝備產業升級,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其中,大型高端醫學影像設備直接受益于目錄調整;手術機器人行業有望受益于配置政策寬松化、裝機量提升;民營醫院不受高端CT、MR配置限制,有望快速擴大規模。
首創證券表示,從投資角度來看,藥品板塊中,手術量有望迎來快速恢復,麻醉用藥、圍手術期用藥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商業化階段創新藥、高壁壘仿制藥放量和傳統藥企積極轉型將帶來投資機會;中醫藥利好政策頻出,隨著政策落地,中醫藥需求有望持續增加,中藥創新藥、中藥OTC相關龍頭企業有望持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