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穩增長政策下內需企穩,制造業景氣回升有望帶動我國機床行業增速恢復。
疊加政策支撐
行業景氣度提升
3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在3月31公布。中信期貨宏觀策略周報分析認為,考慮到全球經濟的共振性以及我國房地產表現尚可,3月PMI可能再次好于預期。在穩增長政策下內需企穩,制造業景氣回升有望帶動我國機床行業增速恢復。
2023年1月,工信部在會議中提到2023年要提升重點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推進強鏈補鏈穩鏈,還強調加快大飛機產業化發展,推動工業母機高質量發展。
據顯示,我國是數控機床的主要生產國家,產業規模占比之和超78%。近年來,我國數控機床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21年我國數控機床產業規模3589億元,同比增長10.4%。預計2023年我國數控機床產業規模將達4090億元。
東北證券表示通常機床的設計使用壽命約為8至10年,目前正值新一輪機床更新替換需求釋放的高峰,隨著行業景氣度提升,更新替換需求有望得到進一步釋放,持續看好國產中高端機床標的。
銀河證券認為,2023年,國內制造業投資仍是政策發力的方向,增長將主要來源于政策對于高技術制造業的支持、國際形勢不確定增強下的產業鏈自主可控,以及設備更新周期等。
業績增長的超跌工業母機股出爐
工業母機指數今年以來漲幅7.82%,跑贏上證指數2.25個百分點。板塊指數動態收益率44.13倍,位于33.13%的歷史分為點。44只成份股今年以來超六成個股上漲,10股漲幅均超20%,華工科技、華中數控、英威騰漲幅排名前三甲,分別為46.8%、46.11%、40.88%。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2022年凈利潤同比增長或扭虧的概念股中,最新收盤價與2022年以來高點相比,回撤幅度超20%的有14股。
海目星去年8月股價創歷史高點108.67元,隨后持續下行,最新收盤價較高點回撤54.4%排在首位。海目星目前動力電池領域的核心產品為用于極耳切割的激光制片機及電芯裝配線,下游客戶包括特斯拉、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億緯鋰能等行業龍頭,市場占有率高,極具競爭力。
資金動向方面,今年以來18股獲北上資金和融資資金的同時加倉。其中匯川技術、大族激光、綠的諧波、柏楚電子4股加倉金額最大,北上資金分別凈買入30.01億元、10.78億元、5.79億元、1.48億元,融資資金分別凈買入0.46億元、0.19億元、2.18億元、0.17億元。
業績方面,從已公布的業績預告下限、年報數據來看,業績增長不足五成,其中高測股份、海目星、拓斯達、航發科技業績翻倍。高測股份歸母凈利潤7.89億元,同比增長356.66%,首創證券研報表示高測股份設備訂單大幅增加,金剛線產能提升帶動規模效應,毛利率顯著改善,另外,硅片代工業務加速布局,碳化硅金剛線切割設備滲透率提升,有望構成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首創證券、山西證券、華安證券、德邦證券、國海證券等紛紛研報給予“買入”評級。
機構動向方面,1月以來,埃斯頓、科德數控、匯川技術、高測股份等10只概念股獲百家以上機構密集調研。其中埃斯頓高達668家,科德數控、匯川技術、高測股份均超400家。
埃斯頓3月28日就舉辦了三場調研會,接待了Bernstein、FMR、開源證券、嘉實基金等機構的現場調研和視頻會,調研中表示公司機器人產品在不同下游行業應用的毛利率會有差別,工業機器人產品目前與外資品牌產品的整體價差在15%-30%。
國內五軸數控機床龍頭科德數控共計獲得540家機構調研,數量排名第二。廣發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均有人員參與。公司擬在銀川實施“高端機床核心功能部件及創新設備智能制造中心建設項目”,該項目擬實現電主軸和五軸創新設備的規;a。公司出于對后續年產1000臺機床的考慮,故暫定項目達產后電主軸產量1300臺套,以響應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