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發布
香港,2023年3月29日—今日,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與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2022-2023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2023年消費信心將大大回升。據最新預測,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將進一步加速,分別達5.5%及8%。
今年是該系列報告連續第8年發布,根據利豐研究中心和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共同發起的問卷調查,85.7%的受訪企業預計2023年銷售額有望實現增長,較去年41.2%的調查結果大幅增加。
報告指出,零售業的恢復在不同業態、不同品類會有較大的差異。從業態上看,百貨、購物中心、奧萊等提供高品質和個性化非必需品的業態,將迎來較強的反彈。2023年,品質消費將持續增長,企業持續不斷的調改升級,以及對商品和服務價值的提升,都將助力消費體驗的優化,不斷滿足消費者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質需求。
另外,隨著各行業的數字化應用持續向縱深發展,百貨零售業數字化進入深水區。調查顯示,74%的受訪企業認為,互聯網和電商平臺正加速重塑百貨零售行業業態,協調線上與線下資源形成互促發展,將成為企業未來業務發展的主要趨勢。報告指出,當前百貨零售企業正積極開展線上業務,線上運營能力持續加強,特別是小程序及直播平臺的應用率顯著提升——高達96.7%的受訪企業通過小程序和公眾號商城開展線上業務,另有73%開展直播業務。
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副總裁錢慧敏女士表示:“疫情防控措施優化放寬后,線下回歸是大趨勢,商業已從產品和渠道為王的時代進化到用戶運營時代。企業利用小程序,相對低成本創建符合自身需求的線上業務平臺,建立商場與顧客、商品與顧客的連接。一方面實現引流到店,另一方面促進線上線下服務一體化的融合,流量運營和線上業務能力對推動新零售能力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百貨零售業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同樣面臨諸多挑戰。62.5%的受訪企業認為,數字化過程中的核心障礙是難以評估投入產出。由于數字化升級涉及全方位的改造,實施數字化改進舉措后的效果與銷售業務增長的關系并不直接,難以對效益提升做出評估,從而影響數字化投入的決策,導致多數企業多年來遲遲不敢加大投入。另外,隨著數字經濟加速發展和數據安全相關法規出臺,數據安全也成為企業新的挑戰。
報告認為,數字化是零售發展的大方向,百貨企業未來應持續提升數字化水平。通過數字化提升運營效率,加強流量精細化運營,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數字化也是適應消費模式變化的重要手段,是提升體驗增加復購的有效途徑。
報告還建議政府監管部門在以下幾方面給予相應支持,包括改善企業營商環境、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恢復消費市場信心、以及推動企業股權改革。
如欲了解更多,請查閱《2022-2023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